想像你的家就像一座堡壘,敵軍正用各種最先進的殺傷性武器狂轟濫炸!更糟的是,他們不只在外面圍攻,同時還經由你家裡的手機、電腦、電視,無孔不入地滲透、破壞!而更恐怖的是,本該與你並肩作戰的家人,竟然淪為「內應」,無所不用其極地引狼入室!―這雖是當今許許多多家庭正面臨的慘烈戰況,但絕非不可能反敗為勝。因為,我們擁有以堅定信仰和正確信念為火力的防禦/突圍利器!
殺傷性武器之1:Deepfake 攻擊對象:所有人
Deepfake是英文“deep learning"(深度學習)和“fake"(偽造)混合而成的新名詞,意指藉由人工智慧去抓取特定對象大量的照片或影片,進而組合而成的人體圖像或影像。
最近瘋傳知名影星湯姆.克魯斯彈吉他唱歌,或在廚房燒菜洗碗的 TikTok影片,連「寶貝歌手」小賈斯汀(Justin Bieber)也分別不出真假,還在IG貼文說佩服。後來比利時籍的Chris Ume出面坦承,是他用替身換上湯姆.克魯斯的臉製作的合成影片。
Deepfake比較無傷大雅的是用CGI(computer generated image)拿名人年輕的照片變老,或者是老時的照片變年輕在網路唬人。但像臺灣近月轟動一時的換名人的臉拍色情視頻,那就太嚇人了。
記者比爾.惠特克(Bill Whitaker)在老牌深度報導電視節目《60分鐘》上指出,深度偽造的人工智能可以操縱面孔和聲音,讓某人說一些他們從未說過的話,或做一些他們從未做過的事!
電腦科學博士黎顥認為,依現在技術發展的速度,至遲到 2022年底,深度偽造出來的影片,將趨近完美。以後名演員過世後,依然可以透過Deepfake技術在銀幕上演戲,或者演員老了以後可以作導演,讓年輕的自己演戲,屆時連電腦也無法偵測是否偽造。
因此引發有識之士對合成媒體的擔憂,如:利用假新聞來煽動群眾,激化社會衝突或者影響選舉,甚至誤導群眾進行詐騙;激化大眾對現實的不信任;創意和新聞工作者大規模失業;某些人可能完全陷入人工智能所生成的幻想世界……等等。
殺傷性武器之2:TikTok等短視頻平台 攻擊對象:13~15歲青少年
2021年7月21日《華爾街日報》報導,他們的電腦部門設立了100個虛擬的 TikTok(國際版「抖音」)帳號,其中有 31個帳號設定為13~15歲,目的是了解 TikTok如何計算(algorithm)收看者的興趣和心理狀況。
有一個叫作 Kentucky_96的帳號,三分鐘內看15個有關悲傷、抑鬱、厭世的視頻,其中一個 35秒視頻讓觀者看兩次,類似的視頻立即鋪天蓋地自動湧現。13~15歲是觀看 TikTok最主要的族群,只要他們稍微瀏覽有關色情和毒品的影片,不管是直接或間接的,類似視頻也會不請自來將他們淹沒。
另一個帳戶對大自然、植物和野草有興趣,打進關鍵字。「#420#可愛的植物#weed」,結果竟然有多達974個與大麻有關的視頻出現。
TikTok記錄細微的線索,例如用戶瀏覽短片的時間、重複的次數,點擊分享、按讚、追蹤的內容,在 40到 120分鐘之內,TikTok投其所好主動提供的視頻(for you)裡,高達93%(其他7%大多為廣告)都是針對觀看者的心理狀況、興趣、傾向和弱點,而且內容會越來越狹窄、尖銳或變態(如變態性行為、虐待與被虐待、自殺、厭食症……等等)。
TikTok辯稱,他們允許用戶通過選擇「不感興趣」來減少這類視頻出現。但是大家想想,充滿好奇衝動、荷爾蒙活躍的年輕孩子,怎麼有可能抗拒這些引誘?Facebook和 YouTube也是用同樣的計算法提供用戶喜好的視頻和內容,主要目的就是吸引觀看者拉長停留在平台上的時間。
近來一系列醫學期刊中看到一些醫師們表示,忽然間有大量女孩疑似罹患妥瑞氏症(Tourette's Syndrome)。經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研究,這些女孩在疫情中不能出門上課與參加活動,就待在家裡一直看 TikTok上一堆自稱有妥瑞式症的網紅,進而模仿。久而久之就不由自主地發出清喉嚨的聲音或做出聳肩、搖頭晃腦等妥瑞氏症招牌動作。
殺傷性武器之3:網路釣魚(Phishing,發音為fishing) 攻擊對象:中老年人(亦有年輕人受騙)
詐騙集團透過電郵、電話或即時通訊媒介,聲稱來自政府單位,或有公信力的社群網站、拍賣網站、網路銀行、電子支付網站、網路管理者,以此來誘騙受害者的輕信,獲得他們的姓名、密碼和信用卡明細等敏感的個人資訊。
這類已猖獗多年的詐騙手法,時至今日,無論在北美或中港臺各地,仍不斷有人受騙。更難以置信的是,受害對象絕不只一般百姓,還包括了高學歷者、退休官員、專業人士、社會名流等等。
詐騙的手法不外乎:利用貪財心理(你中大獎了,請提供個人資訊並交250美元手續費,好寄獎金或獎品給你);利用恐懼心理(你被牽連在中國涉入重大罪案,遭公安局通緝,但政府知道你無辜,只要先交一筆保證金,我們會幫你平反,事後全額退款);利用親情(你孩子或孫子被綁架了,快匯贖金);利用友情(我是你的好友某某,在蘇格蘭,或奈及利亞,或西班牙,或菲律賓……,掉了皮夾,沒錢沒護照);利用愛情(我是美國中情局局長,對臺灣美女情有獨衷,請匯款好讓我包機來迎娶妳);利用大公司名義(假稱是蘋果總部、微軟總部……,以有正式logo及格式的電郵通知,說是需要緊急修復或更新你的軟體,故需要你的密碼及個資)。
為何這些老掉牙的手段,還會讓那麼多人上鈎?―詐騙集團可以從接電話或回電郵者最細微的回應語氣中,察覺其心理和性格的薄弱點,步步緊逼、威脅利誘、要求保密,一環扣一環將被害者轄制,終至有如牽線木偶,一個指令一個動作,而且還不敢或不願與家人親友商議。讓人不禁納悶:為何如此荒謬、無厘頭、匪夷所思的故事,都能讓受害者深信不疑?受害者的判斷力、醒覺力及常識何以貧弱至此?
防禦/突圍利器1 助孩子做出貢獻、充實心靈
網路資訊如此發達,情況又如此混亂,現在的孩子兩歲就懂得要手機。父母該如何應對?
父母先以身作則,不沉迷於玩/看手機。 父母要學習理解網路上層出不窮的陷阱,以及運用批判性思維教導孩子分辨是非真假。 引導孩子開創或者參與有意義的活動。
筆者朋友的女兒、16歲的 Jessica,成立了 It's not about me - birthday gifting網站,呼籲大家把原本要送她的生日禮物全部換成現金捐給慈善機構。據了解, Jessica專注在推廣她的生日募款活動、加強設計網站、邀請同學和其他學校的學生參與等等,過程中得到極大的滿足,而且真正體會到“It's not about me",後來決定關掉包括臉書的所有社群媒體,不再像以前花很多時間在社群媒體上。這對Jessica的媽媽來講,是件驚喜禮物,這真是雙贏的結果。
另外,我也認識一位陪伴孩子經營堆肥蚯蚓「事業」的家長。姊姊八歲、弟弟六歲那年暑假,爸爸請孩子各自寫下五項想完成的事。其中,「養蚯蚓」是兩人共同的願望之一。爸爸就教他們如何培育堆肥蚯蚓。我在網上看到他們的廣告,特地開車去買。姊弟倆把四盒蚯蚓拿到路邊給我,細心地教我如何保持溼度。收錢、找錢、說明,整個過程都是親力親為。他們還告訴我,賺來的錢要先歸還爸爸借他們的無息創業貸款,以後賺的錢都要存起來作大學教育基金。
我很佩服孩子的專注和努力,當然爸媽帶領、教導、鼓勵,功不可沒。這樣的孩子可能永遠不需要看TikTok視頻來填補心靈空虛。當孩子有目標有熱情,專注在有意義有貢獻的活動,就沒工夫也沒必要看那麼多視頻,就算偶爾瀏覽,也不會那麼容易受影響。
鄭重呼籲父母,除了時時刻刻為孩子禱告,帶領他們明白真理、走在合上帝心意的道路上,也一定要知道孩子在做甚麼、看甚麼。父母千萬要讓孩子受監督、負責任(accountable and responsible),不然以後犯罪坐牢的機會非常大。筆者不論教課或寫文章,都再三強調,現在外面「3C老師」太多、資訊太亂,父母一定要作孩子最好、最重要的老師!
防禦/突圍利器2 力行「社交平台四不」
不要曬恩愛。 Don't advertise your happy marriage on social media.
不要曬懷孕過程。 Don't advertise your pregnancy on social media.
不要曬孩子的成就。 Don't advertise your kid's achievements on social media.
不要炫耀、展示你購買的昂貴物品。 Don't advertise your expensive buys on social media.
你得知道,若你那樣做了―
不是每個人都會為你高興。 大部分的讚美回應都是虛偽的。 你讓邪惡的目光聚焦在你和家人身上。 你正在吸引眼紅嫉妒者闖進你的生活。 你不知道誰會儲存、截圖,或者轉傳你的照片和追蹤你的動態。 立刻停止吧!因為你可能正在破壞你的生活、家庭、婚姻和事業。 相信我,社交平台有時是魔鬼的眼睛、耳朵和嘴巴,不要掉進陷阱。 讓你的私生活保持隱密吧!
務要謹守儆醒
以上「力行社交平台四不」給了我們非常重要的提醒!衷心期盼每位讀者都能善用「以終為始」的原則來生活。
我看到一對年輕夫妻(都是虔誠的基督徒,而且是非常優秀的大學教授),經常在臉書和 IG上曬恩愛、曬萌娃,還發表政治言論,許多親友看了都在背後搖頭議論。我很想跟他們說:「萬一有朝一日你們被列入大學校長候選對象,這些『走過必留痕跡』的內容很可能被拿來作攻擊的材料。」
在網上一天到晚 po吃喝玩樂的照片,可能會給人虛榮、膚淺的印象。常有恨嫁(恨不得早日出嫁)的單身女士來諮商,我會勸告:「不要再 po了,好男人看到這些照片和 po文,不會被吸引,也不敢娶妳!」
我很喜歡前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在一次訪問中提到她給女兒的忠告:“Post something meaningful. No one cares what you had for lunch! "(只po有意義的照片,沒人在意妳中午吃了甚麼!)
親愛的父母們,魔鬼正在網上網下跟你我搶人搶時間!―「務要謹守,儆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得前書5:8)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