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第116期- 真愛分享-婚姻雕塑坊:從兩個親密關係裡的疑惑談起


疫情下的變調婚姻

        北美疫情爆發這半年來,接到很多朋友的電話,說是問安,其實是來訴苦和告狀的。這些不滿和苦情絕大多數來自妻子,呈現出親密關係裡,夫妻對情感回應的不同和迷思。

訴苦A:「每天從早忙到晚,精心預備的三餐、點心,竟被嫌伙食不好。先生推托在家工作更忙,沒法分擔家務;卻聽他跟同事聊天,說這段日子真舒服,婚姻滿意度特高。以前先生上班、小孩上學,還有些自己的時間,現在全沒了!我快受不了啦……」


訴苦B:「先生整天窩在書房上班。晚餐後,就開始嫌東嫌西,說這裡不整齊、那裡不乾淨!常常一言不合吵起來,先生就大發脾氣出走,躲去辦公室,隔天早上才回來。年老多病的公婆住在附近,每天為他們採買、送餐,隨時都擔心他們的狀况,以前又有叫救護車的記錄,壓力很大。一到晚上,我就很害怕,好  像被拋棄……」 


Q&A 疑惑之1: 一方心甘情願付出,另一方卻理所當然接收,怎麼辦? 

        生活中夫妻不對等的付出和接收,讓人想起「感情帳戶」和「愛情銀行」的比喻。也很感慨多年來在婚姻事工裡,常見這兩個重要主題被不正確地講述和操作。


        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R. Covey, 1932~ 2012)在1989年推出《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書中提及每個人的情感關係就是一個個的帳戶,亟需善加經營,越是持久的關係,越需要不斷儲蓄。人類最親密的婚姻關係,更當如此。


        他將人際關係中的相互往來,比喻成銀行中的「存款與提款」。存款可以建立、修復關係,提款則會讓關係變得疏遠。


        「情感帳戶」的比喻中,人們初次相識時,彼此間就開設了帳戶。柯維指出:「你必須把每一次人際交往,都看成是在對方情感帳戶內存款的機會。」事實上,在彼此互動中,你不是存款,就是提款。


        當我們真正關心、愛護對方,就等於在對方的情感帳戶裡「存款」;反之,如果做出令對方不舒服的事,那就是從對方的情感帳戶裡「提款」。


        史蒂芬‧柯維將「感情帳戶」解釋得很清楚,可惜仍然有不少人在講座、營會、電視節目甚至在著作裡引用柯維的「感情帳戶」時,卻傳達出「夫妻共有一本看不到、摸不著的隱形感情帳戶」的迷思和謬論。


        其實被譽為「現代婚姻教父」威勒‧哈理(Willard F. Harley, Jr.)博士,早在1986年出版《他需她要》時,就首度提出「愛情銀行」的概念。他說明: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家從不打烊的愛情銀行。


        所有我們認識的人,在銀行裡都有個帳戶(「感情帳戶」或「愛情帳戶」等)。


        每當我們和對方互動時,帳戶裡的金額就會變動,有存有提。 


        愉快、開心的交往(如欣賞、肯定、疼愛)好比存款;痛苦、挫折的接觸(如批評、傷害)好比提款。


        以配偶名字開立的那本帳戶,是最重要的一本!


        管理「愛情銀行」中的「感情帳戶」,有兩個要訣:

        1. 愛能遮掩一切過錯。如果夫妻兩人的愛情帳戶裡都存款豐厚,愛就能遮掩許多婚姻生活裡的過錯,不僅那些瑣碎的摩擦、爭執都能輕易化解,在面臨重大問題時,親密關係也不會輕易崩塌。如果兩人的存款即將見底,任何小錯都可能變成大事,而讓感情瓦解。


        2. 存款來自日常生活裡的簡單小事。如:回家時順手帶一份對方喜歡的點心、一束路邊的小花、工作中發個LINE問候;甚至在家中一個不經意的擁抱、搭肩、牽手……。這些小動作日積月累,都可以成為對方「感情帳戶」可觀的存款。


Q&A 疑惑之2: 一方盡心竭力委身,另一方卻不肯妥善處理關係裡的衝突,一味逃避和損耗信任,怎麼辦? 


        多年來在婚姻事工裡,也常聽到被不正確地講述和操作衝突處理。用否認和逃避面對衝突,甚至編成口訣:「衝突就是垃圾,化解衝突就是清垃圾。」


        其實,衝突是對親密關係的擔心、抗議和呼喊,裡面有很多的不安、害怕和需要。衝突更是婚姻的寶貴資源,每一次衝突都是聆聽對方、反省自己和改善婚姻的機會。


        本文開頭的「訴苦B」中,丈夫藉由衝突來逃避甚麼?妻子害怕的背後,期待或渴望陪伴、責任,還是安全感?


        美國西雅圖的「愛情實驗室」裡,人稱「婚姻大師」的約翰‧高特曼(John Gottman)發現,當女性在尋覓伴侶時,挑選的第一要件是「信任」。讓女性覺得值得信任的行為至少有:正直誠懇、表裡如一、說到做到、能夠依靠、有責任感等。所以,在親密關係裡的女性,時常自問:他安全嗎?他值得信任嗎?他可以依賴嗎?


        長期進行夫妻彼此情感回應和連結的研究,加拿大渥太華大學教授蘇‧強森(Sue Johnson)也有相同的觀察和結論。她發現,藉由以下三項元素,可以詮釋夫妻間情感回應和連結時所產生的信任、安全感和親密感―

        1. 可及性:你會在我身邊嗎?(同在、陪伴)

        2. 回應性:你會回應我嗎?(安慰、負責)

        3. 投入性:你會在意我嗎?(關心、珍惜)


慎防婚姻雪崩 

        2014年出品的瑞典電影《婚姻風暴》(Force Majeure),和這些元素正好互相呼應。

        電影是有關女性在婚姻中不可或缺的信任和安全感。一家四口到法國滑雪勝地度假,當他們在戶外餐廳用餐時,突然遠處山頭發生雪崩,漫天雪團雷霆萬鈞直撲而來。人群開始尖叫、逃跑,畫面瞬間被彌天白霧吞沒。


        白霧散去,幸好只是虛驚一場,雪崩在餐廳前止住。留在原地的妻子緊抱著兩個驚魂未定的小孩,而那為夫為父的,竟在眾人慌亂之際逃之夭夭!


        回到現場後的丈夫問:「沒事吧?」一家人看來都平安。他的關心源自剛剛結束的大自然「雪崩」,而真正令人擔憂的,是失望的妻子看到逃跑後返回的丈夫,心裡開始醞釀另一場親密關係的「雪崩」。丈夫本能的反應和事後的否認,讓妻子原先的信任破碎了。


        當然,聰明的妻子設計了另一場雪地災難,讓失去尊嚴的丈夫「重來一次!」將婚姻拼圖缺損的那一塊補回去,日子才得以繼續過下去。 


        雪崩,是個好比喻。當山坡積雪的內聚力抵擋不住它本身受到的重力,就會引起雪崩。生活中大小衝突累積的張力,若造成信任和安全感的失落,怎知不會形成婚姻的雪崩?所以,不能輕忽衝突,但請改變面對衝突的態度;不但勿把衝突當垃圾清掉,反而要將衝突當做寶貴的資源好好回收,用心處理。


        電影裡男女主角的互動,值得我們反思自己在親密關係中的位分:在柴米油鹽的平常日子中,若雪崩(疫情、誘惑、天災人禍等巨大衝擊)突然來臨時,夫妻倆都是否已預備好如何面對?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