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第109期- 主題企劃:話題篇"從拒老到迎老"


畏懼老年?擁抱老年?

本地報紙刊出一短文,列舉「變老的好處」,包括老人優惠、較高的自尊、較好的判斷力、較少的壓力等等。像這類的文章相當不少,正說明人們需要被說服「變老有好處」。


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的暢銷書《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Tuesdays with Morrie)描述了一位老教授和一位年輕人的對話。在教授墨瑞生命最後的三個多月裡,學生米奇每逢星期二便到教授家去討論一些人生會遇到的困難及疑惑,包括死亡、愛情、婚姻、家庭等等。


一天他們談到「對變老的畏懼」,米奇問道:「你有沒有害怕過變老?」

「我擁抱老年。」教授回答。


米奇不解。


「道理很簡單。當你成長,必會學到更多。如果不從經驗中學習,那麼將一直和毛頭小伙子一樣無知。變老的過程固然引致身體的衰敗,然而卻能在智慧上累積和茁長。並不單只是消極地邁向死亡,而是因自知時日無多,積極地把面對生命的方式調整得更美好。」


當然,並非人人都能擁抱老年。一位名人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坦言:「我不怕死,只怕老。」這話乍聽之下似乎矛盾,細想確實有些道理。變老是過程,其終點就是死亡。在過程中會面臨許多挑戰,一旦到達終點,所有挑戰都會消失。有人說:「懦弱的人無法承擔老年。」伴隨年邁的父母走過漫長的晚年,我深深體會變老需要智慧和勇氣。


生命的勇氣

對我95高齡的媽媽而言,早上起床是每天最大的挑戰。

她睜開眼第一句話總是:「看到妳真高興。」

當我為她按摩時,她總說:「今天這條腿比昨天好。」其實她指的是比臨睡前好。

起身換衣的動作令她每個關節都作痛:「躺在床上覺得像個人,起來就是部破機器。」

最困難的是扶著助行器去上洗手間,舉步維艱:「巴不得上帝接我走。」

邁向餐桌:「到底該先出左腳還是右腳?」


終於坐定了,大大吁一口氣:「幸虧我都不記得了,不然真的沒勇氣過每一天。」

甚麼是她活下去的動力?


「是上帝和妳給我勇氣再活一天。不能叫人因為我而跌倒。要給下一代作榜樣,知道怎樣面對疼痛和疾病。」「我要打勝仗。最後我一定會死,但是在死以前,我不能被打倒。」


心理學家歐布來恩(O'Byrne et al.,2000)稱這種「面對疾病或身體衰退帶來的未知情況,仍能堅持下去的忍耐和毅力」為「生命的勇氣」(Vital Courage)。對相信上帝的人來說,這就叫「信心」。


堅韌的老年人 「心理韌性」(Resilience,又作「復原力」或「抗逆力」)是人在 遭遇到重大挫折事件時能快速恢復的能力。


一般而言,在老年期經歷到的健康問題和環境壓力超過人生其他階段,可是老人家們絕不如想像的脆弱。專家們發現長者在遭遇逆境時表現出極大的韌性,促使他們適應周圍的環境,保持身心平衡。長者們比年輕人更能從負面的經驗中看到正面的意義。


我們對老年人的刻板印象是「固執,不能接受改變」。或許他們只是在日常生活習慣上不喜歡改變,但在人生的劇變中,卻顯出很大的抗壓力。


外婆在喪偶後搬到美國小姨家住了一段時間。當小姨被診斷患了三期肺癌,家人派我接外婆回臺灣。一來讓小姨專心治療;二來盼能避開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場景。我忐忑地出這趟任務。當年外婆已經86高齡,有高血壓和心臟病,腿上還有一處不能癒合的潰瘍。小姨是她最疼愛的女兒,生離死別,我不曉得她的身心能否承受得住。


我一生中只此一次和外婆同搭飛機。那個年代還沒有直飛的航班,沿途須轉三次機。我推著外婆的輪椅,感覺她輕如一片秋葉。彷彿看穿我的心思,外婆回頭眼神堅定地望著我:「昨晚我跪下禱告,決心順服上帝旨意回臺灣。」


我懷疑自己的耳朵,可是她的表情說明我沒聽錯。長久以來外婆對信仰不聞不問,直到最近才開始看新約聖經的福音書。至於「跪下禱告」、「順服上帝旨意」這類的話,從來沒聽她說過。


在漫長的旅程中,外婆十分平靜,偶爾和我聊聊天。她沒有抱怨腿疼,也沒有顯露焦慮和憂傷的情緒,讓我放下心中一塊大石頭。我們都很珍惜這趟祖孫二人行。


城堡中的國王 荷 蘭 一 群 學 者 就 老 年人對生活品質的要求進行研究。他們詳細分析了48篇有關報告,囊括來自11個歐美國家超過3400名平均70至90歲的老年人。結論指出:老年人生活品質的重要因素包括健康、自主、參與活動、親友關係、適應、感情支持、宗教信仰、居住環境、經濟保障等。


一則美國的電視廣告是一位老先生的自述:妻子過世後,生活沒人照料,自從找到某個家服公司負責打掃、送餐、採購,所有問題迎刃而解。於是老人家高舉手杖宣佈:「我又是城堡中的國王了!」


隨著身體以及環境的改變,有些維持生活品質的因素不復存在,外在的城堡可能越來越小,甚至被迫棄守,但是卻可以建築內在的城堡。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的墨瑞教授罹患肌肉逐漸萎縮的病,到最後連盥洗都要假手他人,仍能作「我擁抱老年」的豪語,是因為他擁有一座堅固的心靈城堡。


韌性+智慧 生活無法避免一些明顯的不利情況,能否積極而有創意地因應危機,往往是衡量一個人有多幸福的標誌。


有學者認為心理韌性就是內在智慧的表現,它不單可以影響對生活的滿意程度,也能增強對惡劣環境的抗壓性。正面的情緒能促進老年人的幸福感,而成功的老年期關鍵在能否適應不利的情況並積極地生活。


巴基斯坦一項老年人的研究證實,韌性、生活的滿意程度、智慧三者習習相關。智慧越高,韌性越強,對生活也越滿意。


縱觀歷史和文明,智慧一向被視為人類知識和品格表現的極致,因此探討老年期的發展,不可不觸及這個題目。儘管哲學和宗教已經給智慧下了許多定義,心理學界始終面臨一個難題:如何界定智慧?如何觀察和評估與智慧有關的行為?


「智慧」和一般所說的「智商」不同。智商是智力測驗的分數,而傳統的智力測驗側重於個人的認知能力,包含短期記憶力、反應速度、語文理解、數學運算等等。年紀大了,在某些項目的分數往往會下降。相反地,大多數人認為智慧會隨著個人的歷練與時俱增。智慧涉及的能力非常廣泛,遠超過智商所能涵蓋的。


心 理 學 家 巴 爾 提 斯 ( P a u l B . Baltes)主張智慧是一種「務實」的能力,是經由對自身和他人的認識,加上對當下所處環境的評估,綜合判斷,做出最恰當的選擇。智慧是從多年待人處世的經驗中淬煉出來的。有智慧的人更能體認事物的多元性,有豐富的常識,能面對不可知的未來。


在根據巴爾提斯「智慧的定義」所進行的一系列研究中,學者發現老年人比中年人和青年人更能夠從多樣性的角度看事情,更能夠達成妥協,也更知道自己知識和能力的不足。這些結果印證了長久以來大家的想法。


最重要的是智慧可以通過學習和練習來增長。透過處理日常生活中的衝突和危機所累積的經驗,使眼界開闊,對自己越加認識,對人越加寬容。


智慧+勇氣 智慧和勇氣二者密不可分:智慧幫助我們決定方向,勇氣提供我們動力去達成目標,益己利人。


長者們若遭遇不可逆轉的損失,像失去健康,或無法維持從前的生活品質,往往感到憤怒或悲傷。2019年5月美國心理學會發佈了一項調查結果:對於80歲以上的長者,生氣比悲傷更傷身。


每天經歷憤怒情緒的80歲以上長者,得發炎和慢性病的比例高過其他人。而悲傷情緒則無不良影響。研究者建議,並非所有負面情緒在本質上都是壞的,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可能是有益的,所以應當協助老年人運用更好的對策去減少無益的情緒。


要校正情緒,先要改正觀念。正確的觀念從哪裡來?靠經驗嗎?

95歲媽媽的看法發人深省:「我第一次活得這麼長,沒有經驗。」每個人都是第一次。惟一的辦法是從別人的經驗中汲取知識,藉著前人的智慧,一步步摸索前進。

誰是為我們指引方向的智慧人?我不由得想起所羅門王。


傳道書的積極人生觀 所羅門王是聖經記載的世上最有智慧的人,他在晚年時將自己的人生經驗和領悟寫成書。《傳道書》的語調看似消極,彷彿「凡事盡都虛空」。事實上,這本書既有教導人如 何完成今世之事的實用智慧,也有如何認識永恆價值的屬靈智慧。


聖經學者黃儀章博士指出,傳道書的內容是積極的人生觀,教導信上帝的人如何在世上生活:


一、作勇敢的人: 面對人生逆境要堅強地走下去,因為事情的終結比起頭重要。


二、作智慧的人: 1. 活在當下,不要總說以前比現在好。 2. 在勞碌中享受上帝所賜的恩典。 3. 把握每個機會,全力以赴。 4. 把家人放在第一位。 5. 明白很多事物我們無法掌握,所以要放手,讓上帝掌管。

生命的主權不在我們,我們只是生命的承受者,所以要存謙卑順服的心,信靠上帝。


從「拒老」到「迎老」 從市面上充斥的抗老化營養品和化妝品,就可以看出人對「老」有多麼抗拒。一般人以為「老」意味著一連串的「失去」:失去所愛的,失去引以為傲的,而最終的結局「死亡」,就是失去一切所有。


其 實 , 老 年 期 也可以是「更新期」,在這個階段學會放下一些東西,重新看待一些東西,也獲得一些東西。建議中老年朋友們不妨由心態上開始更新:


‧重新檢視自己的價值觀是否需要調整。 ‧放下過去的包袱,包括恐懼、惱恨、不安,接納自己。 ‧活在當下,不要單單沉緬於過去或希冀未來。 ‧鞏固與親人的關係。 ‧追求智慧和勇氣。 ‧正視,而非逃避自身或親友,和社會的老年問題。 ‧察覺自我心靈的需求。 ‧放眼永恆,與上帝和好。


本文起頭提到的〈變老的好處〉短文,是一位老牧師講道時分享的。除了文中所列的,他還加上最後一個「好處」,就是「離天堂更近了」。


聖經從不諱言人的肉體會衰頹。寶貴的是,上帝是人心裡的力量。相信路的盡頭是美麗的家鄉,即使旅途艱辛,也可以快樂前行。


克里夫是朋友們公認最積極的人。他曾為照顧生病的妻子,辭去大學副校長的職務。多年後妻子過世,他67歲時再婚,活躍於校園和社區中。他在沃爾瑪超市當接待員,在聖誕節期間為救世軍搖鈴募款。


他得過癌症,也有一些老人病,在91歲時仍長途駕車往返俄亥俄州和路易西安那州,92歲時還在打網球。我請他來「老人學」課堂分享經驗,他說:「擁抱每一天, 盡力去活,直到天堂的門為你開了。」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